2007年10月6日 星期六

新加坡的叻沙 Singapore Laksa


新加坡的叻沙 Singapore Laksa
2007/10/06 13:21:01
蔡瀾

叻沙沒有螄蚶,已不合格。任意再洒上舂碎的黃瓜,這碗叻沙才能叫正宗的。

叻沙(Laksa)這個名字其實來自波斯語中的“Lakhsha”,指潤滑的面條。

傳到亞洲,又經新加坡的娘惹與□□改良。代表作出自加東地區,從前新加坡有一家叫Roxy的戲院,旁邊有數攤熟食檔,賣叻沙的大排長龍。這家店消失了,但是這個地區出現了好幾家,都自稱是加東叻沙老祖宗,我們可以按照他們的做法來研究這道菜。

首先要煮一個濃湯,就有兩種做法,一是把材料用石臼舂碎,一是放進攪拌機,加水,打出糊狀的醬。我們還是採取前者,因為用了攪拌機,像芫荽籽那種小粒的香料就打不碎,失去了原味。

材料計有蝦米、蝦膏、蒜蓉、石栗果、辣椒、南姜、黃姜、幹(紅頭)、鹽、糖、芫荽籽和切成細絲的香茅(只用白色部分,舂碎備用)。

鍋中需下椰油

鍋中下椰油,把大量的幹爆香,(這個過程很重要,南洋食品很多都要靠幹的香味),然後就可以把舂好的材料放進去爆它一爆。很多名店都把材 料放進一個布包,怕秘方被偷去,其實來來去去,不過這幾樣,份量怎麼配才是最重要,得全靠經驗,試了幾次自然掌握,而且每一個人的口味又不同。

爆香了材料後就可以下水去煮一個湯底了,但這湯只完成了一半,最要緊的是後來再下的椰漿。

另一廂,將粗米粉灼至七八成熟,這種粗米粉很難找,用瀨粉來代替並非不可,只是一點一滴,代替了又代替,就會走樣。

舖在粉上的食材有:半個雞蛋、雞肉、中蝦切半、燙熟的豆芽、豆腐幹、豆卜、魚餅片等。

椰漿記得不能滾

把椰漿倒入湯底中,千萬千萬要記得的是不能滾,一滾椰油就從椰漿中跑出來,味道就怪了。

看到湯開始要發泡時,放下粗米粉,再等有滾的趨勢,把魚餅片、豆腐幹、豆卜、雞肉和中蝦燙它一燙。這時也要燙叻沙的一半靈魂,那就是新鮮的螄蚶了,如果一碗叻沙沒有螄蚶,已不合格。之後撈粉入碗,舖上食材,再淋湯。

最後一個步驟,是把叻沙的另外一半靈魂,舂碎的新鮮叻沙葉Kesum Leaves放在碗邊。叻沙葉的味道不是人人受得了,可以任意加減,另外任意加減一匙量的南洋辣醬Sambel,用蝦米和蝦膏制成,還有一點點舂碎的黃瓜。

以上步驟和食材,少一樣都不行。這碗叻沙,才能叫正宗叻沙。

沒有留言: